直至海枯石爛  第一章
作者:亦舒
    對于家族聚會,我一向沒有多大興趣,通常在農歷年前幾天,大伯伯會叫伙計逐家打電話命我們參加。


    祖父母已經老老,不理閑事,大伯伯以長者自居,很喜歡端架子,人到齊了,他便會自豪地自白︰“莊家上下我讀最少,可是,大家年年在我處聚頭,真是我面子——”


    五十多人,四代同堂,人人無異議,只得我一人听得不耐煩,慚慚不願上門去。


    況且,食物又欠佳,擺滿一桌子,都是坊間餐館叫來的自助西菜,膩答答的薯茸沙律、炸冷藏雞腿、蕃茄醬意大利面,都藏在錫紙盤子里,隨時可以扔進垃圾筒。


    我們這一代經濟獨立已經良久,閑來對美食已有深刻研究,誰還踫這個,通常餓著肚子等散會去吃別的。


    今年,這個大日子又到了。


    我同爸媽說︰“我不想去。”


    “去見見祖父母也是好的。”


    “真受罪︰"莊家上下我讀最少"─”


    “這是真的,他自小出來學做生意,所以廣生出入口可以做到今日,韓戰時期他不眠不休,幫祖父掙身家,大家都有得益。”


    我微笑,“爸真正友愛。”


    媽看老伴一眼,不出聲。


    我指出真相︰“爸靠獎學金在英國讀了十年,念的是機械工程,在大學任教三十年,同廣生出入口行有什麼關系。”


    爸卻說︰“你想想,沒有大伯伯,我走得那麼容易嗎?”


    我說︰“那天我真的有事。”


    母親轉過頭來看著我,“去年你已經缺席。”


    我攤攤手,“親戚年年見了面都比長短闊窄,認真嗆俗,我受不了。”


    “到時你自已出現。”


    華人親戚網之復雜,也不要去說它了,祖父莊國樞一共三兄弟,他最小,兩位兄長已不在人間,他們的子女,卻與我父親同輩,我叫他們表叔伯或是表姑媽,至于表叔的子女,則是我的表兄弟姐妹。


    我爸也是三兄弟,他們的子女,卻是我的堂兄弟姐妹,又親了一層。


    與我最談得來的,本來是三叔的兩個女兒思健與思明,最近因工作忙,慚慚也比較生分。


    不過,去見見祖父母仍然值得。


    母親叮囑︰“切勿穿得黑鴉鴉。”


    我沒有紅衣。


    紅色是小孩以及老婦穿的顏色︰不甘寂寞,先聲奪人。


    這時,母親忽然問父親︰“听說杏友回來了。”


    “是,衣錦還鄉。”


    我好奇心頓生︰“誰,誰是杏友?”


    母親笑著紅轉過頭來,“虧你自翔眼觀四面,耳听八方,杏子塢時裝你听過投有?”


    我聳然動容,“那是紐約近十年冒起來的一只針織牌子,已經名馳國際,老朋是華人,姓莊,她的設計從不以東方熱作題材來嘩眾取寵。”


    母親看著我,“說得好。”


    “姓莊,她是─?”我驚喜萬分。


    “正是你表姑媽莊杏友。”


    “嘩,我去,我一定會參加這次聚會。”


    案親搖頭,“听听這個口氣,還說人家勢利。”


    “莊杏友的確是個傳奇人物。”


    “為什麼忽然回來?”


    “葉落歸根。”


    “她年紀比你還小。”


    案親答︰“听說身體不大好,回來休養。”


    我贊嘆︰“在紐約成名,可以說是真正成名。”


    案親看著我,“一步步來,我女兒莊自修在本市也是個響當當的名字。”


    我听了哈哈哈大笑起來。


    堡作到過年照例太忙,到那日。急景殘年,西伯利亞又萊了一股寒流,令人精神萎靡。


    想到可以見到名人莊杏友,我還是抖撤精梆,打扮整齊,去到大伯伯家。


    不是我遲到,而是他們都早到。


    一年不見.莊家又添了兩名嬰兒,胖嘟嘟,握緊小拳頭,躺在褪袱里,表情似有點不甘心,看上去更加好玩。


    我對生命一向悲觀,可是也不得不承認幼嬰可愛,免這個世界沉淪。


    我打趣兩位堂兄︰“這麼會生,將來還哪里輪到我們分家產。”


    二伯伯笑︰“自修已是大作家,還同女乃娃爭身家?”


    我拍拍胸口︰“每吹听到作家二字,真嚇一跳,最好飲酒壓驚。”


    二伯伯說︰“家裹只有你一人做文藝工作,自修是莊家奇苞。”


    二伯伯是名公務員,性格平和,我相當喜歡他。


    當下我說︰“你已有六名孫子,多好福氣,我爸只得我一個。”


    那邊有人叫︰“自修來了沒有,祖父想見自修。”


    我連忙找到房去。


    經過客廳,正好听到大伯伯在那里同孩子們演說︰“莊家上下我讀最少─”


    他不喜歡讀才真,怪得了誰。


    不過這些年來,租父母全賴他照顧,與他同住,也就算勞苦功高了。


    在走廊里踫見三嬸母,織錦棉懊,翡翠耳環,照例宮白的厚粉,看到我微微笑,“淯,大老倌來了。”


    我只是陪笑。


    除此之外,還能怎麼樣,到底是長輩,動彈不得。


    “思健思明在露台喝茶。”


    “耽會我去找她們。”


    “自修你成為大作家之後也不大來我們家了。”


    我唯唯喏喏,垂直手,彎著腰。


    三嬸母終于放過我,走向客廳去了。


    我走到房,看見祖父母正在對奕。


    我自心里替他們高興,近九十高齡,仍然耳聰目明,可是又懂得在適當時候裝胡涂,凡事不過問,閑來游山玩水,不知多開心。


    “喂,自修來了。”


    “自修過來坐下。”


    我坐到祖母身邊。


    她仍然戴看那只碧綠透明的玉燭,我伸手輕輕轉動。


    “自修從二歲起就說︰“租母將來你死了,這漂亮的手燭給我”。”


    我連忙站起來,汗顏至無地自容︰“祖母,我自幼就不長進,真可恨。”


    “不要緊,我已寫清楚,這玉燭非你莫屬。”


    我駭笑,“早知還可以要多些。”


    祖父笑得咳嗽,“那麼多孩子,就是自修會逗我們笑。”


    “她早已自立門戶,誰也不怕。”


    我只得笑,“近幾年你們也不擺壽筵了。”


    “你大伯伯怕一提醒我們有幾歲,我們一驚,就急著要走。”


    “是嗎?”我詫異,“看不出大伯伯有這般好心思。”


    祖父說︰“一個人打理財務久了,難免俗氣。”


    我連忙說︰“我最近也知道經濟實惠是種美德。”


    祖母笑︰“你出去玩罷,弟兄姐妹在等你呢。”


    我心裹掛住一個人︰“杏友姑媽來了沒有?”


    “誰?”


    “我自己去找。”


    兩老的世界已變得至明澄至簡單,他倆只看到對方,並且珍惜每一刻相聚的時間。


    穿金戴銀的思健迎上來︰“自修你在這里。”


    她打扮日趨老氣,還看與她母親相似。


    “這是我最後一次來大伯處,這些孩子們鬼哭梆號,討厭到極點。”


    我只是陪笑。


    “看你的環境,就知道你混得還真不賴。”


    “思健,你是大家闔秀,說話口氣怎麼像某區小流氓。”


    “我不想與社會月兌節,否則再過幾年便成老小姐了。”


    如此怨天尤人,實難相處。


    “你見到杏友姑媽嗎?”


    “誰?”


    都好象沒听過這個人似的。


    我抬起頭,看到母親被大伯母纏住,不知在說什麼,連忙過去解圍。


    “都由我們服侍,一天三餐,上午下午點心,晚上還有宵夜,每日不停地吃,光是洗碗就得雇一個人,你們不知道老人有多疙瘩。”


    我連忙叫︰“媽,媽,有電話找你。”


    大伯母拉住母親,“你說,將來出入口行判給我們,是否應該。”


    母親連忙說︰“自修找我有事。”松一口氣。


    我訝異,“為什麼不告訴她,我們一早就棄權?”


    母親笑而不答。


    “杏友姑媽在什麼地方?”


    “咦,一晃眼不見了她。”


    客廳煥熱,我避到露台去。


    山上這種老式大單位就是有這種好處,露台可以放兩張麻將桌子。


    有人捷足先登。


    我只看到她背影,淺灰色套裝,半跟鞋,坐在藤椅子上,獨自抽煙,那種悠然自得的神情,看了叫人舒服。


    不用說,這一定是我要找的人。


    我輕輕咳嗽一聲。


    她抬起頭來,一臉友善的微笑。


    啊,已屆中年,可是比我想象中年輕,眼角細紋經矯形醫生處理,一小時可以消除,可是她沒有那樣做,看樣子一早決定優雅地老去。


    不知怎地,我對她有無比的親切感,在她對面輕輕坐下︰“沒有打擾你吧。”


    “怎麼會。”她按熄香煙。


    我忍不住問︰“你還抽煙,對健康無益。”


    她苦笑,“這洪水猛獸暴露了我的年齡身份。”


    “我原諒你,你看上去真的很享受的樣子。”


    她笑,“你又是誰?”


    “莊竹友的女兒莊自修,你是杏友姑媽吧。”


    “啊,你是那個作家。”


    “也是一門職業,為什麼獨惹人挪偷。”


    “我沒有呀。”


    “姑媽,歡迎你回家來。”


    “謝謝你。”


    “我在外國雜志上時時讀到你的消息。”


    “我也是呀,”她笑,“听說你的小說被譯成日文出版,值得慶幸,銷路還行嗎?”


    “那是一個包裝王國,無論是一粒石子或是一團鐵,金壁輝煌,煞有介事地宜傳搬弄一番,沒有推銷不出去的。”


    杏友姑媽微笑,“你這小孩很有趣。”


    我感喟,“不小了,所以渴望名成利就。”


    “東洋人可有要求你協助宣傳?”


    我搖頭,“萬萬不可,一幫宣傳,便淪為新人,對不起,我不是新秀,我在本家已薄有文名。”


    “這倒也好,省卻許多麻煩,收入還算好嗎?”


    “已經不是金錢的問題,”我笑,“除卻經理人與翻譯員的費用,所余無幾,還得聘請會計師、繳稅,幾乎倒貼,可是當東洋吹文化如此猖獗之際,能夠反攻一下,真正痛快,況且,我那經理人說︰“自修,說得難听點,萬一口味不合,蝕了本,是日本人賠錢,與我們無關”。”


    泵媽看看我,“那你是開心定了。”


    “當然。”


    “那真好,難得看到一個快活知足人。”


    我忽然吐了真言︰“回到自己的公寓,面孔也馬上拉下來,時時抱頭痛哭。”


    泵媽十分吃驚,“似你這般少年得志,還需流淚?”


    “壓力實在太大,寫得不好,盼望進步,又無奇跡。”


    泵媽笑不可抑,“懂得自嘲,當無大礙。”


    我忽然說︰“姑媽,希望我們可以常常見面。”


    “應當不難,你忙嗎?”


    “我頗擅長安排時間,只恐怕你抽不出工夫。”


    “我最閑不過,”她笑,“一年只做十多款衣棠,平日無事。”


    “好極了。”


    背後有人問︰“什麼好極?”


    我連忙叫他︰“爸,杏友姑媽在這裹。”


    “竹友,你女兒很可愛。”


    案親卻劣評如潮,“不羈、驕傲,父母休想在她身上得到安慰。”


    我只得瞪大雙眼。


    杏友姑媽笑道︰“這真像我小時候。”


    案親連忙說︰“杏友,怎好同你比。”


    她卻牽牽嘴角,“記得嗎,家父也教。”


    母親采頭出來,“怎麼都在這里,找你們呢。”


    百忙中我問姑媽要電話號碼。


    她給我一張小小白色名片。


    我雙手接過,“我沒有這個。”


    她笑笑說︰“有名氣的人不需名片。”


    唉呀呀,這下子可叫我找地洞鑽。


    只見她高姚身段,長發梳一個圓髻,端的十分優雅。


    我同思明說︰“看到沒有,老了就該這樣。”


    思明詫異地說︰“有她那樣的身家名氣,當然不難辦到,又獨身,自然瀰灑清秀,並非人人可以做得莊杏友。”


    我心向往之,走到角落,細看卡片上寫些什麼。


    只是簡單地寫看︰莊杏友,杏子塢時裝,以及紐約與本市的電話號碼。


    大伯伯的長子其聰走過來,笑問︰“找到偶像了?”


    “可不是。”


    “最近好嗎,听說你做了國際作家。”


    “十劃尚無一撇,別開口就嘲笑我。”


    “你看我媽,整日游說他人放棄祖父家當。”


    “你放心,我本人早已棄權。”


    “憶,果然是好女不論嫁妝衣。”


    “家父與我對生意完全不感興趣,廣生出入口一直由你家打理,你與其銳二人勞苦功高,我無異議。”


    其聰感動,“這─”


    “說服三嬸母恐怕要費點勁。”


    其聰但笑不語,神情不甚尊敬。


    這時他兩個五歲與四歲大的兒子走過來找他,看見了我,纏住不放。


    我嘆一口氣,“姑女乃女乃不好做,來,小的們,跳到我身上來。”


    兩只小瑚獗聞言大笑大叫,都掛到我眉膀上,我努力表演大力士。


    思健搖頭,“不知是哪一個國家的大作家。”


    思明加一句,“身上那套名貴服飾就這樣泡湯。”


    “不知是天才還是瘋子。”


    其銳的兒子們奔過來也要抓人,我喊起救命。


    這樣到散席,已經筋疲力盡。


    案親微笑,“又說不來,來了又這樣高興。”


    “唏,既來之則安之你听過沒有。”


    母親忽然問︰“你說自修像不像杏友?”


    案親忽然丟下一句︰“自修這一代多享福,怎麼同我們比。”


    母親領首,“是,否友的確吃了很多苦。”


    我伸長脖子,“可否把詳情告訴我。”


    母親不願意,“過去的事說來作甚。”


    “不要那樣貞潔好不好,”我央求︰“講給我听,誰家閑談不說人非呢。”


    “欲做人上人,當然要吃得苦中苦。”


    我追問︰“然後呢?”


    案親說︰“然後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,到了今日。”


    晬,分明是推搪。


    回到自己的天地,正如我同杏友姑媽所說,面孔就掛了下來。


    對人當然要歡笑,這是最基本社交禮貌,不然還是不出去的好,背人大可做回自己。


    杏友姑媽到底有什麼故事?我顧聞其詳。


    這時,電話鈴響了。


    “你照例從來不看我給你的電子信件。”


    我不出聲,但忍不住微笑。


    “真的要這樣固執才可以做成功作家?”


    “我距離成功還有一萬光年。”


    “這樣懂得保護自己,所以在本行生存得好吧。”


    “你工作也不是不忙,天天打電話來閑聊,真難得。”


    “我想對旗下作者知得更多。”


    我無奈,“真是個怪人。”


    “莊自修,幾時到東京來?”


    “永不。”


    他為之氣結,繼而央求︰“不做任何宣傳,只來一天,讓出版杜同事看看你的真面貌,工作起來有個目標。”


    “不是已經寄了照片給你們?”


    “听說你不上照。”


    “誰說的?”


    他笑,“我也有朋友,我也有耳目,況且,你又不是不出名。”


    “在我們中國人來說,你這個毛病叫糾纏。”


    “不是鍥而不舍嗎?”


    “龐大的長途電話費用是否由出版杜負擔呢?”


    “再問一個問題。”


    我溫和地問︰“阿基拉耶瑪辜茲,你有完沒完?”


    “為什麼叫自修?是父母希望你專注修練品格學問嗎?”


    “不,名字由祖父所取。”


    “有什麼深奧涵意?”


    我吟道︰“各人修來各人福,牛耕田,馬吃谷。”


    他大表訝異,“真的嗎,如此宿命論。”


    “再見,山口明先生。”


    “我明日再打來听你的聲音。”


    “我會出外旅行。”


    “去何處?請留下電話。”


    “去加拿大極北地大松林一間木屋靜心寫作,”我信口胡縐︰“親近大自然,尋找靈感,哪里有電話線路。”


    山口問︰“連無線電話也沒有?”


    “我想好好寫點文字。”


    “幾時出發?”


    “就這幾天。”


    我掛斷電話。


    我同自己說︰莊自修,這東洋人會不會企圖追求?


    撇開血海深仇不說,賓主之間當然是客氣點的好。


    還有,隔著三小時飛機航程,如何做朋友,我對非英語國家的文化風俗認識不多,勉強不得。


    我沒見過山口,山口也沒見過莊自修,我給他們的照片,是莊思明的倩影。


    對他們越冷淡,他們越是覺得對方矜貴,這是通人類的怪毛病。


    堡作後覺得疲倦,靠在沙發上听音樂,不知不覺睡著,的確不比十多歲之際,那時一個上午寫萬多字,下午還可以打網球。


    听母親及阿姨時時嚷倦,怨腰酸背痛,便忍不住駭笑,驚覺四十歲之後彷佛沒有人生。


    到了中年不漂亮不要緊,被出賣可糟糕到極點。


    “是嗎,來,大家聊聊天,說說笑。”


    誰,誰的聲音入夢來。


    “是我。”


    是否友姑媽嗎?


    電話鈴把我叫醒。


    “呵,是媽媽,找我什麼事。”


    “杏友姑媽請你明日去她家午膳。”


    “好極了。”


    “她住康樂路三號。”


    多麼平凡的路名,我置房子,從來不選擇這種路名,我喜歡招雲巷、落陽道、寧靜路。


    我現在住在映霞道。


    “康樂路的心洋房層層向海,附近有閑最好的國際學校,可惜杏友無子女。”


    我微笑,“那麼優秀人才而無孩子誠屬可惜。”


    “你呢,自修。”


    “我,來日方長。”


    真無味,十五六歲便得努力學業為將來前途鋪路,廿多歲要勤力工作,突圍而出,三十余便需顧慮退休後生恬,加倍蓄儲,否則到了中年便會吃苦。


    任何時候都不得任性放肆,如不,後果自負。


    寫到七老八十不是問題,文字精湛,一般多人閱讀,受到尊重。


    最不好就是動輒︰“啊炳,你們這些小輩,又寫錯了三個字!”或是“讀者水準日益低落,專愛看今日的粗淺文字”


    非在這種事發生之前退休不可。


    莊杏友的家是什麼模樣?


    鞍約之前,我有點緊張。


    我不喜跑到人家住宅作客,各人習慣不一樣,有些人家越坐越冷,佣人到晚上九點還未端出飯菜,差點餓死客人。


    又有些客廳越坐越熱,像進行蒸氣浴,人客只得忍痛告辭。


    到了康樂路,看到一扇碧藍的海,已經是意外之喜,根本不介意天氣尚冷,都想到海邊走一走。


    女佣一打開門,我高興得說不出話來。


    原來莊杏友與莊自修同樣是簡約主義者,換句話說,大家都主張家徒四壁,無謂夸張。


    乳白牆壁明亮柔和,沒有任何裝飾字畫,一組太沙發-張木茶幾,根本不需摘室內裝修。


    我幾乎想鼓掌。


    女佣人叫我在會客室等候。


    杏友姑媽很快出來,在家她穿一套深藍色男式唐裝衫褲,十分瀟灑。


    我贊道︰“氣色好極了。”


    “請坐,別客氣。”


    我打量四周圍,“真好,連報紙雜志都沒有。”


    她笑,“許多人會嫌簡陋。”


    “各人志趣不同,我卻覺得一千件水晶玻璃擺設麻煩。”


    “自修,你我無異有許多相似之處。”


    我由衷說︰“我真希望及你十分之一。”


    “太客氣了。”


    “告訴我你的秘訣。”我的語氣充滿盼望。


    “我沒有秘密。”


    “做人處世你一定有心得。”


    “你不要見笑,都是愚見。”


    我屏息恭听。


    “做人凡事要靜;靜靜地來,靜靜地去,靜靜努力,靜靜收獲,切忌喧嘩。”


    “是,是,”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,“正應如此。”


    “你好象听懂了。”


    “我明白,我一直希望做到那樣。”


    杏友姑媽笑起來,“說易做難可是?”


    “失意時要靜最難,少不免牢騷抱怨,成功時靜更難,人人喜夸口炫耀。”


    杏友姑媽微笑,“你爸說你很會做人。”


    我承認︰“我不輕易叫人欺侮,可是我也不佔人便宜。”


    “你的經濟狀況如何,告訴我,你擁有什麼名貴的資產。”


    我笑,“我有一輛乎治廠制造的九排檔爬山腳踏車。


    杳友姑媽當然知道我說些什麼,“嘩,你的收入不薄。”


    我微笑,“我生活相當舒適。”


    “從事文藝工作就不容易了。”


    “世上無論什麼職業,都是靠才華換取酬勞,摘清楚這一點,也就懂得盡量爭取。”


    杏友姑媽看看我,“你不像你爸,你爸是名士。”


    “他是標準生。”


    “我爸也是。”


    “他做什麼工作?”


    泵媽的思潮飛出去,回憶道︰“他是教先生。”


    這麼巧,我跳起來,“同我爸一樣。”


    “差遠了,”姑媽嘆氣,“令尊有英國大學博士文憑,堂堂教授,近日又升做院長,家父在國內畢業,學歷當年不獲殖民政府承認,不過在一家所謂院任教,待遇菲薄,地位低微。”


    “可是看,他的女兒是莊杏友。”


    “自修,你真懂得討好長輩。”


    “告訴我關于愛情。”


    泵媽駭笑,“你想知道什麼?”


    “一切,所有宇宙奧秘。”


    “我也還在模索中。”


    “是嗎,你不是已經御風而行?”


    “自修,你把我當神仙。”


    “人到中年,是否隨心所欲,再無牽絆?”


    “笑話。”


    “不是嗎,”我吃驚,“若不長智能,光長歲數,怎麼對得起自己?”


    她靠到椅背上,“中年人也有憧憬。”


    “是什麼?”我大大納罕。


    “我還在等待事業另一次大突破,還有,”她停一停,“看到英俊的男人,我照樣目不轉楮。”


    我大笑沖口而出︰“我也是!”


    泵媽攤攤手,“看,與你們一般幼稚。”


    “是這種便我們維持青春吧。”


    “我想是,渴望不止,人亦不死。”


    我樂不可支,從來未普與一個人談得這樣高興過。


    “你們執筆為生的人,听得最多的,大抵有兩個問題。”


    “啊?”


    “一是我有個好故事,希望你可以把它寫出來。”


    “對對,”我笑,“你怎麼知道?”


    “二是該件事這里講這里散,千萬不要寫出來。”


    我絕倒,她說得再好沒有。


    “我請你來吃飯,也有個目的呢。”


    “是什麼?”


    “你可有興趣听听我的故事?”


    “求之不得。”


    “對你們這一代來說,可能十分沉悶。”


    “不要緊,我有一支還算靈活的禿筆。”


    “那就不是禿筆了。”


    我一直笑,也不算生花妙筆。


    “我在本市渡假,約有一個月時間,你得天天來陪我,听我說故事。”


    “一定來。”


    “每天上午九時到十一時,你可起得了床?”


    “放心,九時都日上三竿,我每朝七時起身跑步,風雨不改。”


    “好極了。”


    我告辭時說︰“杏友姑媽,我不會辜負你的故事。”


    母親知道了這個計劃,驚問︰“什麼?”


    案親在一旁說︰“寫故事,你沒听清楚?”


    “大事不好。”


    “媽媽何故大驚小敝。”


    “自修,你不老是說,大廈每一個窗戶里都有一個故事,寫自家親戚,會得罪人。”


    案親說︰“嗯,有道理。”


    母親講下去︰“杏友姑媽的父親是你誦親叔公,怎麼可以寫到他家頭上去?”


    “我可以把劇中人名字都換過。”


    母親頓足道︰“喏,左右不過是一本賣數十元的小,將來評人不外是一句“又一個俊男美女的愛情故事”,何苦得罪親人。”


    這一番話傷了我的自尊心。


    原來,我的寫作事業,在母親大人眼中,不過是這麼一回事。


    我不說什麼,轉過臉去與父親談了幾句,翻翻他學生的功課,只見他仍然逐只字在改博士論文,不禁說︰“爸,太辛苦了,不如叫他們重寫。”


    誰知父親大人笑道︰“這是人家心血結晶,你以為是愛情小說?”


    我訕訕地告辭。


    為什麼不發作?早已成年,凡事藏心中好些,何必對父母發脾氣。


    我們這一行。彷佛武林中的邪教,總壇上祭看八個大字︰入我門來,禍福莫怨,還有什麼可說。


    回到公寓,發覺接待處代我收了一只包裹,拿到客廳拆開一看,頓時呆住。


    那是一座衛星電話,附著山口的說明︰“修,不需電話線也可以通訊,請與手提電腦一起應用,把最新稿件傳給我們,明。”


    我幾乎感動,是“我們”兩字出賣了他,山口仍然是為出版杜做事。


    我把電話放到一旁。


    真沒猜到杏友姑媽會是一個說故事的高手。


    頭三天,我們並沒有說到戲肉,只是暖身,閑聊,培養感情,彼此熟絡了再說。


    我們談到孩子問題上。


    “喜歡孩子嗎?”


    我答︰“開始喜歡了,對于女性來說,那是原野的呼聲,不受理性控制的遺傳因子發作,心底渴望擁抱幼兒。”


    “你還有機會。”


    “我同其聰其銳的孩子廝混算了。”


    泵媽笑,“看得出你同他們親厚。”


    “我有一女友,氣質外貌沒話說,一日打電話來求救,叫我載她母子到醫院看急癥,她抱著幼兒,披頭散發,面無人色,似難民一般,沒聲價求醫生救治,你知道是甚麼病?不過是中耳發炎,燒到一O四度,為娘的已經失心瘋,這是干其麼?自尊蕩然無存。”


    泵媽側然。


    “況且,也很快就長大,重蹈我們的覆轍,浪廢光陰,什麼地做不出來。”


    泵媽家的食物卻極不簡約,我愛上了她做的一味意大利菜釀橄欖。


    先把油泡橄欖除核,釀進碎雞肉,放入面粉打滾,過雞蛋,再沾上面包慷,在滾油內炸至金黃。


    這樣子吃下去會變胖子。


    我們又說到節食。


    “需長期壓抑。”


    我喏咕笑,“三餐不繼,家徒四壁。”


    “原來,努力半生,目標竟如此荒謬。”


    “為什麼那樣怕胖?”


    泵媽答︰“人家問我,我一定說是健康問題,脂肪積聚,百病叢生,實際仍是為看外型,肥胖多難看。”


    對小輩這樣坦白真不容易。


    “最大的忠告是什麼?”


    “珍惜目前所有的人與事,時光飛逝,抓緊今日,得不到的東西不要去想它。”


    是這樣,她開始了她的故事。


    通常口述,有事走開的話,在錄音機留言,讓我帶回家細听。


    我深信每一個人都擁有動人的故事,成功人士的過去更加吸引。


    在這個時候,我才後悔沒有練好一枝筆。


    以下,是莊杏友的故事。
[快捷键:←]上一章  本书目录  下一章[快捷键:→]

古代言情小说_琼瑶小说,亦舒席绢于晴典心古灵小说全集_翅膀猪言情拒绝任何涉及政治、黄色、破坏和谐社会的内容。书友如发现相关内容,欢迎举报,我们将严肃处理。

作品直至海枯石爛内容本身仅代表作者亦舒本人的观点,与古代言情小说_琼瑶小说,亦舒席绢于晴典心古灵小说全集_翅膀猪言情立场无关。
阅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确有与法律抵触之处,可向古代言情小说_琼瑶小说,亦舒席绢于晴典心古灵小说全集_翅膀猪言情举报。 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,古代言情小说_琼瑶小说,亦舒席绢于晴典心古灵小说全集_翅膀猪言情均不负任何责任。

古代言情小说_琼瑶小说,亦舒席绢于晴典心古灵小说全集_翅膀猪言情做最专业的言情小说网,喜欢看言情小说的你,请记住我们的网址https://www.cbzyq.com